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学会知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会知照

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征求意见稿)

作者:毕耕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1129 次   更新时间:2020-12-27 文章录入:珍珠鸟

 


——征求意见稿——

 

      


       华文化如何实施整体传承与传播?文化传播应具备怎样的思维与目标儒道思想对后疫情时期心理重建有何启示?如何开展国际汉语的对外教学与研究?在今年12月5日至6日举办的2020中华文化传播国际论坛上,来自海内外的27位专家学者和教师学生等,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共有约300余人通过网络参会,收听收看了这次论坛盛况。

这次论坛由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汉字文化杂志社、中华大学语文网(http://hbdxywyjh.com)和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联合主办,由华中农业大学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承办,主要议题为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包括中华文化及其传播的历史发展、现实意义、内容体系、实践特色、方法途径及其对策研究,汉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教学研究,以及新文科建设语境下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等。这次论坛经由华中农业大学报送教育部审批,并经过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准举办。会议邀请美国、日本、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越南等国和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的专家学者、教师学生等进行交流研讨,发表最新成果与真知灼见,为中华文化的对内对外传播建言献策,对汉语言文学、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指导、参考与借鉴。

根据论坛议程安排,在12月5日上午8时举行开幕式,笔者首先做简短讲话,感谢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学生们参与盛会,然后介绍学院领导和与会嘉宾,并进行集体拍照,请大家合影留念。本次论坛的开幕式由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党委书记瞿明勇主持,田北海院长致开幕词。田院长代表主办单位向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和教师学生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谢意,并强调指出,这次会议的召开既是在全国高校开展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我校第一次举办有关文化传播的专题研讨会,也是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自今年7月创立以来所开展的第一次学术活动,标志着文法学院国学部在教学科研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因而具有里程碑似的重要意义。这次论坛的协办单位之一,汉字文化杂志社执行总编莫笑牛研究员代表协办单位致辞。他首先向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介绍了汉字文化杂志的办刊宗旨,同时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投稿支持该刊。

经过简短的开幕式后,第一场主题论坛正式开始,由笔者担任主持人。本场的主要议题是中华文化传播的理论研究,有6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按顺序先后发言。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香港岭南大学龚浩敏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中西文化交流“界面”理论探讨》,在系统阐述西方文艺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旅美艺术家徐冰创作的《天书》和“新英文书法”等艺术作品的解析,深入地探讨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界面”问题,认为在界面中有两种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构建意义,激发新的认知,但同时也充满了权利的不平衡,由此而强调对不同文化加强沟通理解的意义。上海大学博导郝雨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中华文化整体传承与传播》,主要从文化史的角度来探讨中华文化的断裂与危机、传承与传播问题,认为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等都造成了严重的文化断裂,进而提出了对传统文化进行整体传承与传播的观点,并当前“新子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等进行了简要评析台湾中山大学博士、黄冈师范学院周美华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传播中华文化更当怀抱的思维与目标》,从人文教育与文化传承关系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古典教育者所应当培养的思维方式与正向态度,以及不计个人得失、传扬文化道统的信心与决心。韩国亚洲大学博士、东华理工大学杨宁博士的发言题目为《汤显祖在韩国的传播》,着重介绍了被誉为“中国莎士比亚”的明代戏曲文学家汤显祖的剧作在韩国的流行情况,以及韩国学界对汤显祖剧作的研究概况。天津理工大学研究生蒋希妍同学的发言题目为《以中华文化传播视角看“梁祝”故事的传播元素及传播策略》,通过对“梁祝”故事流传的案例分析,探讨了文化传播的构成要素与策略方法。台湾著名文化学者、中华文化大学朱荣智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儒道思想对后疫情时期心理重建的启示》,在介绍中华文化的特质与内涵、孔孟与老庄思想的基础上,重点结合当前新冠病毒疫情流行所造成的社会心理问题,深入探讨了儒道思想对后疫情时期心理重建的重要启示

休息片刻之后,第二场主题论坛接着开始,由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国学部主任金艳博士、副教授主持,主要议题是语言文字研究及其教育方面,有6位专家学者按顺序先后发言。著名语言学家、日本成城大学陈力卫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严复的译词与日本的译词》,以清末学者严复在翻译国外新词时力避日本译词的翻译观念和实践为例,通过比较中日两种译本来分析严复的译词与日本的译词的主要区别,进而凸显出文化背景与价值取向的差异,以此来探讨中日语言文字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著名的“汉字叔叔”、美国汉学家理查德···西尔斯(RICHARD SEARS)的发言题目为《我的汉字字源研究与未来规划》,详细汇报了数十年来潜心研究汉字和创办汉字字源网的历程,以及未来的汉学推广计划。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KAZNU)讲师马塔依·布利布利(MATAY BULBUL)博士的发言题目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现状分析》,在分析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改善文化课程教学、提高认知水平的方法与途径。柬埔寨中英国际学校教研总监毛箭老师的发言题目为《加强国际汉语教育,促进中华文化传播》,着重介绍了方块汉字的结构特点,以及字本位教学的方法与成效,并突出强调了加强汉语教育对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武昌理工学院周金声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字词本位语用教学法在国际中文教学中的新探索》,在阐述字词本位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这一方法在汉语国家教育中的应用方法与取得成效。华中农业大学兰霞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古诗文诵读方法》,通过概念分析、理论阐述与举例示范等多种形式,详细讲解了古诗文诵读方法与基本要领,而且讲解声情并茂,很有吸引力。

12月6日上午8时,根据议程安排举行第三场主题论坛,由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国学部副主任袁琳博士主持,主要议题是国际汉语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有7位专家学者按顺序先后发言。华中农业大学国学部主任金艳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从汉字课看如何讲好文化故事》,通过讲述自己在塞尔维亚大学孔子学院开展汉字教学的有趣经历,以及开展其他教学体验活动的切身体会,从而分享了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如何传播中国文化的实践认知与深刻感悟,并特别强调汉字教学就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与途径。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叶琼琼博士的发言题目为《论对外汉语视域中国现代文学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结合自己开展对外汉语教育的经验与体会,全面阐述了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以及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与要求。湖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刘维博士的发言题目为《互联网+时代中华人文教育“本土化”路径探索》,通过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结合自己多年来探索运用互联网开展远程的实践过程,着重探讨人文素质教育如何实现本土化的途径与方法,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赵巍讲师的发言题目为《符号互动理论视阈下大学语文教学交互活动设计》,将西方社会心理学理论引入语文教学研究领域,在具体阐释符号互动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探讨大学语文教学交互活动设计的具体方法以及实践效果。台湾中山大学博士、黄冈师范学院周敏华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建构更具底气的“师道”以振兴辉煌的中华文化》,通过对教师素质与为师之道的深度剖析,全面分析了古典教育者所应具有的爱国情操、坚定信念与“大人风范”,并特别强调古典教育者应该既是“经师”也是“人师”,从而对如何提升师道水平、搞好教书育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华中农业大学讲师方宪博士的发言题目为《国语讲习运动中的<新著国语文学史>,在介绍上世纪初国语讲习运动概况基础上,重点选择浙江著名学者凌独见所撰的《新著国语文学史》作为研究对象,并从撰写过程、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和写作特色等进行评述,同时也阐明了该书对于中国文学史书写乃至中国新文学带来的影响、价值意义湖北工业大学陈启祥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当代大学生国学教育状况分析》,通过对大学生的国学素质调查数据的深度分析,阐述了目前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强高校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与对策。

 随后举办的第四场主题论坛,由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利民博士主持,主要议题包括文化传播与文化建设等方面,先后有8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进行发言交流。南京传媒学院徐同林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强秦话语范式初探》,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所使用的话语范式及其效果的分析,揭示出古代话语传播的基本要素和特征,以及在当代所具有的启示意义。武汉船舶职院周治南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克服交流障碍,促进跨文化传播》,在阐述文化传播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人际传播中的文化障碍问题,探讨了开展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及其对策建议。湖北省******诗词研究会孙青华副会长的发言题目为《******总书记引用******诗词论述问题的方法》,通过列举事实材料和开展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总书记引用******诗词的论述问题的方法论特色,进而高度评价这种论述问题方法的理论价值与指导意义。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公派教师、印尼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卢鹏主任的发言题目为《印尼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主要介绍了印度尼西亚国际中文教育的时代背景、历史过程与基本现状,并指出了一些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同时也反映出国际汉语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了培养青年后进学者,为研究生提供参与学术交流、发表研究成果的机会,本次论坛除了在第一场安排天津理工大学研究生蒋希妍同学发言之外,还在第四场主题论坛中特意安排华中农业大学的4位研究生进行发言交流。其中,笔者所指导的越南留学生阮邓春莺(NGUYEN DANG XUAN OANH)的发言题目为《越南汉喃字的历史发展与基本特征》,不仅详细介绍了古代越南人仿造汉字所形成的特殊文字——汉喃字的语音表意特征,也具体阐述了汉喃字的产生、发展与消亡的历史过程,以及对于记录古代历史、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刘江同学的发言题目为《女性教育优势与塑造新女性形象》,主要是从女性接受教育的智力优势方面立论,具体探讨文化教育对塑造女性新形象、促进女性成人成才方面的影响,对教育引导女性自立自强很有裨益。程琳同学的发言题目为《社区居住环境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为研究视角,探讨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各种要素,强调加强社区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梁美姿同学的发言题目为《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注重体现传统文化特色》,通过对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各种因素的分析探讨,着重强调要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以文化人、天人和谐的根本目的。 

由于论坛在5-6日两天上午举行,而且申请发言人数安排较多,所以每个上午都要持续进行四五个小时,直到下午一两点才能结束,但全体参会人员都兴致不减,并一直坚持到最后结束,其参与热情的确令人感动。在全部四场主题发言结束之后,由笔者作简短的总结讲话。笔者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教师学生的发言交流和参会聆听,感谢文法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学术顾问的热情参与和指导。笔者指出,这次网络国际论坛的召开,是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自今年7月创建以来所开展的首次学术活动,也是文法学院国学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们要以这次网络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凝练科研方向和明确学术定位,大力开展汉语言文学与文化课程的教研工作,不断提高中国文化及其国际传播的研究水平,促进和推动我校人文学科的改革创新与融合发展。

在每天的会议结束前,笔者还特地反复播放自己设计制作的PPT 课件,其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包括领导成员、学术顾问、研究方向预期目标等,以便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和效果。为了适应高等院校新文科建设的发展需要,促进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创新发展,我校管理部门决定于今年7月创办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并挂靠文法学院国学部。本研究中心现有研究人员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研究生导师3人。学校任命笔者担任本研究中心主任,金艳副教授和陈朝鲜讲师任副主任,方宪讲师任秘书。笔者认为,只有组建一个团结协作的优秀科研团队,大家积极进取共同奋斗,才能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预期的科研成果。

为了拓展学术视野,加强信息交流,扩大合作圈层,在本研究中心成立之际,笔者先后联系和邀请了12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术顾问,他们分别是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鲁晓鹏教授、日本成城大学陈力卫教授、德国明斯特大学周俊主任、香港岭南大学龚浩敏教授、北京大学陈汝东教授、武汉大学李敬一教授、上海大学教授、湖北大学杨建波教授、中华文化大学朱荣智教授、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KAZNU)法丽达·吾拉孜肯(FARIDA ORAZAKYNKYZY)教授、汉字字源网站创办人理查德·西尔斯先生和汉字文化杂志社执行总编莫笑牛编审。各位专家学者不仅本研究中心的长远发展献计献策,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指导意见和建议,而且还积极参与这次网络国际论坛,用实际行动支持和助力研究中心的发展进步,在此谨向各位学术顾问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这次中华文化传播国际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是继今年7月18-20日召开以“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全国农林高校中文课程教学改革”为主题的网络学术高端对话会之后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学术活动,不仅邀请海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会交流体现出真正的国际化的学术特色,而且通过腾讯会议QQ群微信群的广泛传播从而受到了全国各高校从事语言文学教育的广大同仁热情关注并吸引大批师生与公众参会收听收看,从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宣传效果同时也为今后的科研工作与学术交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笔者相信,在全国高校大力开展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在各位学术顾问和学院领导的热情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全力搞好中文通识课程教学的同时,将进一步明确定位凝练方向,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作为今后的主攻方向研究目标,并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和实践探索,一定能够建设好一流的学术团队,形成鲜明的学术特色,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力,为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毕耕,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秘书长、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管理登录∣   网站访问量:6189134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