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大学语文 首页 入网须知
学会简介
学术揽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揽胜

周治南:请为人工智能鼓与呼

作者:周治南 文章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280 次   更新时间:2024-3-16 文章录入:珍珠鸟


2017年12月,人工智能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在2024年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再次列入国家发展大计: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人工智能即AI(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缩写)技术目前是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高峰。高品质人工智能亦称“机器人”,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模拟人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自主决策、驱动机械系统实现行为目标的思想与行为的机制。如自动驾驶系统和仿真机器人。

机器人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伦理思考:人类会被自己发明的机器人毁灭吗?机器人代替了人类职业,许多人会找不到工作,面临失业吗?譬如,在教育领域,AI技术的应用正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育会不会退出历史舞台?教师这个职业还有没有必要存在?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面对面的教学模式,取代有个性、有独立见解、有人格魅力、有血有肉的教师?笔者以为这种担忧其实是杞人忧天。

当年凸版印刷术、胶版印刷技术问世后,世界上许多报社不再使用铅印,排字工人大量削减,当时恐慌一片,然而没有人再愿意回到以铅字排版的从前。印刷技术的革-命性成就,推动了社会产业化、信息化进程,开辟了许许多多的新岗位。可以预见,机器人不会挤压劳动力市场,只会改善劳动力市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不仅可以帮助人类从繁重的危险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还可以帮助人们从惯常的厌倦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人工智能的完善和发展,可以提升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渐次走向福利社会,进而实现罗斯福设定的文明目标“免于匮乏、免于恐怖”。机器人可以帮助人类减轻劳动负担,人类在很多方面无需亲自动手便可以坐享其成。

劳动密集型工业被迅速崛起的技术密集型新型工业取代,推动了社会的福利化进程,但并不会加深社会的失业困扰。在当代发达国家中出现的“工作分享”制度就是一种在劳动待遇上的共享模式“工作分享”的主要做法是缩短工作时间,实现双休日制度和年休假制度,不仅让更多的人都有了工作的机会,而且都有了足够的空闲时间,可以用来发展个人爱好,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去充分开掘人的创造潜力。“工作分享”在目前是一项解决社会失业问题的社会保障措施,对于将来而言,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项崇高的社会扁平化福利目标。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平等,实现工作分享,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的工人们开始罢工,要求实行每天8小时工作制。他们的努力使8小时工作制在全球推行开来,所腾出的工作时间给更多劳动者创造了就业机会。随着科技进步,特别是机器人对劳动岗位的标准替代,生产效率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提高,劳动力由此确实会出现剩余现象,那么,人类可以从每天8小时工作制改为6小时工作制,甚至更短,可以从每周5天工作制改为每周4天工作制,甚至更短,可以从每年300个劳动出勤日改为每年150个劳动出勤日,甚至更短。人工智能产生的后果,只能是人类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研究、创新和休闲,人与人之间某些争斗也会随之减弱或消除。

机器人的逻辑思维主要依托“流量”(运算速度)和“容量”(数据库)实现线性思维,它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精确的演绎、归纳推理,实现大概率决策,靠的是芯片高速而精确的运算能力以及海量数据库搜索比对能力,这是人脑望尘莫及的。由于繁重的线性脑力劳动(如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复杂运算)被机器人取代,人脑的开发利用率更高。人脑的非线性思维(也叫模糊思维包括反向思维),是机器无法取代的。线性思维其实是一种惯性思维,相对保守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往往是变异性思维、反向思维、突破性思维。人类思维的这种品质优势,永远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机器人只服从正义的程序,它自身的需求只是电能,没有自然生命那种无穷尽的欲望,因而它能够做到大公无私,秉公服务,他们的处事理念比人类自己更人性化、理想化。因为机器人只有机器性,逻辑性、合理性,不会有人类某些先天的“自私”念头。机器人和人类不存在竞争关系,只存在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机器人只有设定的服务程序和服务意识,包括生产领域或社会生活领域。它的服务只会满足人类生存的需求,协助人类淳化社会风尚,消除人性的固有缺陷,提升人类社会生活的幸福指数。机器人是人类文明发展倒一定高度后创造的产物,他们有清醒的智慧,他们绝对明确,维护、延续和提升人类文明,是机器人的根本使命,他们不会危害人类,危害人类文明。就算人类在机器人面前成为弱者,机器人也会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大自然,保护人类。他们不会伤害人类,伤害大自然。当然,同样是人类智慧的产物,飞机也会从天上掉下来,火车也会脱轨,轮船也会翻覆,汽车也会撞人,机器人也一样,不能排除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只要不属于必然,总体就是可控的,包括了机器人高度的智慧、自觉的使命感与自控行为。

 科技进步只会推动社会进步,不可能造成社会更大的麻烦和危机。没有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三次产业革命浪潮,就没有现当代的社会科技进步与社会文明。科技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向导和不竭的动力,如今,人工智能突飞猛进,如日中天,标志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浪潮已经到来,气势汹涌,天翻地覆,传统社会形态即将终结,新的社会形态必然会造福人类,带来新的刺激和挑战,为此,我们应该持欢迎态度,大大咧咧地为之鼓与呼!

 

 

 


入网须知加入收藏联系站长版权申明管理登录∣   网站访问量:6206391
版权所有:湖北暨武汉地区大学语文研究会 ∣ 站长:周治南 ∣ 技术维护:武汉珞珈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