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文博士新著作《公安文学研究——以公安小说为视角》出版发行
张友文博士新著作《公安文学研究——以公安小说为视角》一书,今年3月由国家级出版社群众出版社出版,本月初,正式向全国发行,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
《公安文学研究——以公安小说为视角》由苏州大学特聘教授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汤哲声教授作序。汤哲声指出,该著作贯穿着法治思维这一根红线,其纪实性则更接地气,既是一部全方位的公安文学创作史,也是一部公安法制建设进程史,对于全面加强新时期公安队伍建设,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中国公安文学极具人民性。它关注社会问题、民情民舆,又描述着百姓的生老病死、柴米油盐,“人民警察为人民”在公安文学中表现的是人民的立场和人情关怀。中国公安文学具有特有的“警察性”。警察是一种责任,他是国家法律的守护者;警察是一种职业,他是社会法治的执行者;警察也是普通的人,他是普通大众中的一个人。
中国公安文学又有着生动的文学性。无论是刑侦类公安文学,还是生活类公安文学,公安文学均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曲折生动的情节,所以,吸引着广大民众的关注。
张友文在本书中,以公安小说为主视角,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致力于研究公安文学中的几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中国公安文学的基本概念,从公安文学发展历史、特质、功能、特征、文体等方面对中国公安文学作了系统分析,总结出了中国特色、东方治理、人民公安等这些新时期中国公安文学研究的新进展,具有时代性和中国性;二是中国公安文学如何承接创新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三是中国公安文学的批评标准的构;四是公安文学与大众文艺区别与互动五是公安文学的美学问题。在这本专著中,张友文提出了公安文学的母题、重复等等问题,强调了公安文学的通俗文学的特征;在与侦探小说比较分析中,分析了两种文体之间的相关性和相异性。
“这本著作重点研究了新时期公安小说,对公安文学的发展概况、功能特质、价值立场、独有特征、为民意识、法治思维、叙事艺术以及与侦探小说的关系等多个问题展开全面考察和论述。”博士生导师汤哲声教授高度评价。

【2015年4月,央广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网之一)曾作报道。】
张友文从事公安文学研究多年,特别是近十余年,一边教学一边潜心研究。他阅读了大量的公安文学作品和有关理论著作,以及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著作,同时展开系统考察,始终和一线公安机关和公安作家保持紧密联系,全程跟进武和平、张策、王仲刚等公安领军作家和前锐公安文学作品,旨在时刻捕捉公安文学的新动向,新成果,开展客观细致的解读,关注中国当代公安文学的蓬勃发展,广泛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在准确把握作品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国当代公安文学的特征,并对其价值进行较为客观的评判,是迄今为止中国当代公安小说的最全面、深入的研究著作,也是中国公安文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据了解,张友文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聚焦公安文学近30年,将公安文学研究作为毕生追求。读博时,攻读的是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专业方向,走的是“公安文学”的路子。他笔耕不辍,辛勤耕耘,先后出版了《点击公安文学》《聚焦公安文学》《盘点公安文学》《回望公安文学》,而这部专著,是他在公安文学研究的学术之路上砥砺前行的最新成果。